你有這樣的感覺嗎?當家務做完、孩子入睡,本該好好休息,卻總是忍不住滑手機、追劇、吃零食,甚至小酌一杯?
你是否覺得,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了,卻還是感到空虛、焦慮,甚至對生活提不起勁?
這種狀態,就是「自我耗損」的典型表現。特別是創業媽媽,生活與工作雙重壓力,讓你無意間進入惡性循環——拼命付出 → 精疲力竭 → 用不健康的方式放鬆 → 感覺更累。
但,你並不是「意志力不夠」,也不是「時間管理不好」,真正的問題出在 內在缺乏感。今天,我們要一起來破解這個問題,讓你從「無限耗損」走向「內在豐盛」。
內容章節
Toggle為什麼我們會陷入自我耗損?
1. 習慣性忽略自己的需求
當媽媽的我們,總是優先照顧別人,孩子、家庭、事業,但自己的需求呢?
- 「等孩子睡了再來點自己的時間」,結果熬夜追劇、滑手機,越放鬆越累。
- 「先把事業穩定好,等以後再來享受生活」,但這個「以後」卻永遠不會到來。
- 「休息的時候會感到內疚,覺得自己偷懶」,於是強迫自己不斷工作、付出。
2. 內在缺乏感,導致惡性循環
這些行為的背後,其實是內在缺乏感在作祟——「我不夠好」、「我不夠成功」、「我必須更努力才能值得被愛」。
這種不安全感,會讓我們用報復性放鬆來彌補:
- 用購物、甜點、酒精來麻痺壓力
- 過度追求「放鬆的儀式感」,但這些方式反而讓身心更累
- 用滿滿的行程填滿生活,卻發現自己越來越焦慮
結果呢?
身心狀態不僅沒有獲得改善,反而更差甚至影響事業與家庭,形成惡性循環。
你也掉入這些耗損陷阱了嗎?5個常見警訊
如果你有以下這些行為,就該停下來,好好檢視自己的狀態:
- 累到不行還是捨不得休息,用熬夜「犒賞自己」
- 一休息就內疚,覺得自己應該更努力
- 習慣把自己的夢想延後,覺得「等有錢、有時間再說」
- 覺得精疲力竭,卻無力改變現狀
- 用不健康的方式來「放鬆」,如吃零食、喝酒、購物
- 相信「這就是生活,沒辦法改變」
常覺得疲憊、免疫力下降、焦慮增加,甚至開始影響情緒與關係
如果你中了好幾項,那你很可能已經進入了長期自我耗損狀態。
延伸閱讀:戒掉無意識壞習慣,活出你心中的藍圖!
為什麼創業媽媽特別容易陷入自我耗損?
社會期待 vs. 自我要求:女性不僅要顧家庭,還要在事業上成功,內外壓力大。
長期忽略「自我照顧」的習慣,導致對「健康的休息」感到陌生。
對成功的誤解:以為只有「拼命努力」才能成功,卻忽略了「身心健康」才是事業持續發展的關鍵。
這些壓力讓我們不自覺地陷入「持續運轉」的模式,卻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——自己的身心健康。
如何擺脫自我耗損,找回內在豐盛?
1. 認清:「自我犧牲」不是美德
很多媽媽會把「犧牲自己來成就別人」當成天職。但事實上,長期忽略自己的需求,最後只會讓身心崩潰,影響家庭與事業。
真正的愛與付出,應該是先照顧好自己,才能照顧好別人。
2. 建立「真實有效的放鬆儀式」
與其用不健康的方式來紓壓,不如找到真正能滋養你的放鬆方式:
- 每天留15分鐘,做讓自己真正快樂的事(冥想、閱讀、瑜珈)
- 設定「無干擾時間」,讓自己真正放空
- 學習「高效休息」,提高精力,而不是用熬夜來獎勵自己
3. 設立界線,保護自己的時間與能量
- 學會說「不」,不讓別人的需求無限索取你的時間
- 工作與家庭分開,不讓自己永遠處於「忙碌模式」
- 安排固定的「媽媽休息日」,讓自己充電,不要等到筋疲力竭才休息
4. 重新定義成功,不讓「忙碌」綁架你
真正的成功,不是讓自己忙到身心俱疲,而是擁有穩定的事業,同時也能享受生活。試著問自己:
- 我真的快樂嗎?
- 這種生活方式,真的能讓我長期維持健康與幸福嗎?
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是時候做出改變了!
擺脫自我耗損的具體步驟:
如果你準備好改變,不妨試試這幾個步驟:
- 每天花10分鐘,寫下自己的感受,察覺是否有耗損跡象
- 列出讓你真正感到快樂的5件事,並開始實踐
- 設定「無干擾時段」,讓自己真正休息,而不是用手機、零食來麻痺自己
- 練習「溫柔地拒絕」,開始為自己設立健康的界線
「自我耗損」是毒藥不是解方!
你不需要靠無止盡的努力與犧牲來證明自己的價值,別再等到 「有時間、有錢、有機會」 才開始愛自己。
因為…當你願意先愛自己,你的家庭與事業才會真正豐盛!
你值得擁有健康、快樂、成功的人生!現在就開始改變,讓自己從「自我耗損」走向「內在豐盛」,重新找回最好的自己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