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所不知道的「務實」:如何突破現狀,活出更理想的生活

不只務實躺平、腳踏實地也創造生活

你是否曾經這樣對自己說過?

  • 「這樣比較保險,還是不要輕舉妄動。」
  • 「等孩子再大一點,我再來考慮轉換跑道。」
  • 「我當然想嘗試新的事物,但現實情況不允許啊!」

如果這些話聽起來很熟悉,那麼你可能正在用「務實」來約束自己,而不是幫助自己前進。對很多人而言,務實通常被視為一種負責任的選擇,但我們真的有在「務實」嗎?還是這只是一種對改變的逃避?

這篇文章,將帶你重新思考務實的定義,幫助你找到突破現狀、活出理想生活的可能性。

務實,真的只是「腳踏實地」嗎?

當我們聽到「務實」這個詞,腦海中浮現的通常是穩健、理性、不輕舉妄動的形象。對許多職業媽媽或創業媽媽來說,務實意味著:

  • 腳踏實地,不做不切實際的夢。
  • 避免風險,選擇穩定的道路。
  • 以現實為依據,確保財務穩定、孩子有保障。

社會文化也不斷強化這樣的觀念——我們從小被教導「不要異想天開」、「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最重要」,甚至在創業時,也可能聽到「這樣太冒險了,還是穩妥點比較好」。

但,「務實」真的就等於安於現狀、不求突破嗎?

當「務實」變成了限制

1. 壓抑內在渴望

有多少次,你在內心渴望某個改變,卻因為「現實考量」而打消念頭?

  • 想創業,卻擔心收入不穩定。
  • 想轉換跑道,卻害怕失敗。
  • 想花時間發展興趣,卻覺得「這樣不實際」。

過於務實,可能讓我們忽略內心真正的需求。久而久之,我們可能變得只會迎合現狀,而不敢聆聽內在的聲音,導致這些渴望被深埋在心底,成了遙不可及的夢,最終對自己的生活產生失望、遺憾或不滿。

過於務實壓抑內在渴望

2. 迎合現狀,害怕改變與突破

「這樣比較穩定」、「現在不是改變的好時機」——這些看似務實的想法,往往成為我們原地踏步的理由。

人類天性傾向於追求安全感,而變化通常伴隨著不確定性,因此我們會本能地選擇保守的路線。然而,當我們長期停留在舒適圈內,害怕跨出那一步時,就容易錯過可能帶來成長與滿足的機會

長久下來,我們可能習慣於現狀,害怕冒險,甚至認為「自己沒有選擇」。

你是否曾經因為害怕不確定性,而選擇繼續待在不快樂的工作中?又是否曾經有個想法讓你感到興奮,卻因為擔心風險而沒有行動?

如果我們總是等待「最適合的時機」,那麼這個時機可能永遠不會到來

3. 現實局限目標展望

當我們只關注眼前的實際條件,而不去想像更大的可能性,目標就容易受限。我們可能只設定「還算不錯」的目標,而不是讓自己真正興奮的願景。

例如,職業媽媽可能認為,理想生活就是能夠維持工作與家庭的平衡,但她可能沒有意識到,自己其實可以創造一個讓她更加自由、充滿熱情的生活方式。

我們習慣以過去的經驗來設定未來的目標,這使得我們容易困在已知的框架內,而忽略了更有可能帶來滿足感的選擇。其實,真正的務實不只是考量當前條件,更是有能力去創造更好的未來。

用務實合理化現狀、逃避行動目標

「務實」,其實是一種逃避!

有時候,「務實」其實是我們用來合理化現狀的一種方式。

  • 逃避內心真正的需求:害怕承認自己想要的更多,因為那代表我們需要行動。
  • 用忙碌填滿時間:工作、家庭、事業壓得喘不過氣,但這真的都是必要的嗎?
  • 告訴自己「現在不是時候」:但事實上,永遠都不會有「最完美的時機」。

重新定義「務實」: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創造

務實,並不只是接受現實,而是在理解現狀的基礎上,積極創造更理想的生活

而首先,我們要在思維與心態上,用一個全新的角度重新認識「務實」,讓它不再只是安於現狀,而是去主動創造改變。

  • 結合直覺與理性
    真正的務實,不是壓抑自己的渴望,而是在理性評估風險的同時,也傾聽內心的聲音。
  • 設定有熱情的願景
    務實的願景,不是「現狀的延伸」,而是讓你真正感到興奮的方向,並且符合你的價值觀。
  • 小步驟實踐,不必等到「準備好」
    你不需要一開始就大破大立,改變可以從小處開始。
    例如:
    • 想創業?先從副業測試市場。
    • 想轉職?先提升相關能力。
    • 想有更多自由時間?先從設定更明確的界限管理開始。

如何突破「務實」的限制?

如果我們希望讓「務實」成為幫助我們前進的工具,而不是束縛,那麼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開始:

1. 辨識需要改變的訊號

當我們選擇「務實」,但這份務實讓我們陷入一成不變的生活,甚至讓我們不快樂時,這可能已經不是務實,而是一種逃避。我們需要誠實地面對自己,去思考:我們的選擇真的符合內心的渴望嗎?還是只是習慣於眼前的舒適與安穩?

例如,你開始感到:

  • 長期疲憊、身心耗損
  • 對現狀感到不滿,但說服自己「這樣很好」
  • 總覺得自己沒有選擇

這些可能是該做出改變的警訊,不要忽視這些感受,因為它們可能正提醒你,是時候做出不同的選擇。

2. 停止自我批評,轉向解決方案

許多媽媽會覺得自己「應該」更努力,應該更堅強,但這樣的想法只會讓我們更容易陷入受害者心態。我們需要學會溫柔地對待自己,停止責備,同時專注於找到可以改善現狀的方法。

別再告訴自己「不可能」、「我沒辦法」。相反地,試著問自己:「有沒有其他方法?」

3. 設立健康的界限

學會拒絕不合理的期待,把時間與能量留給真正重要的事

  • 對不重要、不合理的要求說「不」,保護自己的時間和精力。
  • 不讓別人的期待主導你的決定,你有權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。
  • 找到支持你的社群,與志同道合的同伴一起交流,互相鼓勵。

4. 與願景連結,讓「務實」成為你的助力

如果你想創業、轉職、學習新技能,不要只是關注「這有多難」,而是去思考:「這對我的長遠未來有什麼幫助?」讓務實成為一種策略,而不是一種逃避。

時常提醒自己:「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?」讓這個願景引導你的決策,而不是被眼前的「務實」所束縛。

5. 學習與不確定性共處

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未知和挑戰,這是正常的。

改變不會一帆風順,但每個挑戰都是學習與調整的機會。務實,不代表害怕變化,而是在變化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

與其害怕變化,不如將它視為探索新機會的過程。你不需要一次就做出巨大改變,但你可以從小處開始,逐步邁向更理想的生活。

結語:真正的「務實」,是為了理想生活而行動

務實,不應該是讓我們停滯不前的藉口,而是一種策略,一種在現實與夢想之間找到平衡的方法。

與其問:「這樣務實嗎?」不如問:「這樣能讓我活出真正想要的生活嗎?」

職業媽媽、創業媽媽們,你準備好重新定義你的「務實」,主動創造自己的未來了嗎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購物車
章節索引
返回頂端